新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 第八章,第一战役(上)

第八章,第一战役(上)

第(1/2)页

近四万部队目前全部埋伏在两江道内的山区中,其中包括韩国的八千名所谓的志愿军。
        李赞卜拟订的计划非常简单,  一路沿中朝边境线,去延社,然后直扑清津,相应的另外一队则过咸镜山脉直扑甫上,打击敌人可能的援军,延社距清津一百三十公里以上,而甫上距离镜城只有60多公里。两方面行军的路线80%在山区,可以有效的防止敌人的机械化兵团的追击,同时有利于化整为零。
        为了不让那些韩国军队与自己搀和,李赞卜建议他们在自己的一个旅的配合下去甫上附近截击日本援军,而自己则率领主力进攻清津,原本以为韩国指挥官一定会反驳这个计划,可是让李赞卜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想法显然和对方不谋而合了,显然那个大学生准将也希望能摆脱他的束缚,独自完成任务。
        最大的矛盾解决了,李赞卜自然将目光着眼在自己的目标清津,至少在他看来,虽然不一定能拿的下清津,但是起码以自己的兵力可以重创对方。
        ……“应该说,朝鲜指挥部在拟订清津战役计划时,有很大的进步,一直以来,朝鲜陆军深受中国与前苏联的机械化部队的影响,尤其在朝韩战争期间,金日成凭借苏联援助的150辆T-34成功的击溃韩国部队,更是为陆军的建设定下了某种意义上的基调,尤其是在镜城战役中,这种思想更是成为拟订作战计划的主流。
        应该说朝鲜的地面部队还是有相当的优势的,在朝韩对峙时期,朝鲜拥有,主战坦克3500辆,装甲车2500辆,牵引炮3500门,自行火炮4400门,多管火箭炮2500门,迫击炮7500门,高炮1.1万门。而在镜城战役中,朝鲜更是投入了两个全机械化旅,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在日本优势的空地一体化攻击下,朝鲜军队损失惨重,战果却小的可怜。
        当初我们曾经提到过,日本的装甲部队作战思想仍然游离于美国的小集群非线性作战和传统的大集群作战之间,尤其受到美国的小集群作战方式影响甚重,而这一特点在镜城战役中发挥的特别完善。
        小规模的坦克战中,在步兵反坦克力量的配合下,具有代差优势的日本装甲部队对于朝鲜的装甲力量的杀伤是空前的和巨大的。显然日本的这种作战思想,在有限领土的作战下,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丁文彦说到这里,拿起桌上的杯子轻啜了一口,同时借机观察了与会人一眼,似乎自己对于装甲大纵深隐讳的反对,并没有激起在场众人多少不快,看到这里,丁文彦稍感平静的继续说道。
        “  而在此次清津战役中,朝鲜因前一次战役的惨败,而彻底转变了战术思想,单单就进攻镜城的部队中,装甲部队的数量相对要少的多,在部队搭配上,步兵以及朝鲜特种兵的数量占据了相当一部分,这在战役初期,为日本增加了很多麻烦”……
        ……先期的侦察人员以及潜伏进清津的特别部队,已经取得了一些日本军队在兵力部署上的一些情报,这对于李赞卜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对于进攻清津,李赞卜有自己的想法,  先前的镜城一战,让包括他在内的所有朝鲜将领都受到了极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新小说: 青山深处 猎行星际 兵路 死神电梯 绝品哑妻富可敌国苏清晚 农业之王 浴血龙凤 绝地出击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