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最狠总兵 > 第160章 暗流涌动

第160章 暗流涌动

第(1/2)页

  第二天早上,有一名曾中举的举人前来求见李岩。

  “拜见李将军!”

  举人作揖行礼。

  李岩摆出一副随和的样子,问及对方所来何事?

  举人徐徐道来,先是说了一大堆理由,再说出,希望大顺能继续实行土地免税政策。

  “读书人土地免税,乃是天经地义,李将军同样是举人……”

  “够了!”

  李岩打断那举人的说话,严肃道:“狗屁天经地义,若不纳粮,重重惩罚!凡是以前作恶之人,皆要惩罚。”

  在以前,闯军每到一处,杀明朝宗室,抢劫地主和富户的银子。

  最近两三年,随着李岩、宋献策等人的加入,李闯的行为有所收敛,不再对富户无故抢掠,而是打着惩治贪官恶霸的名义,只要发现官员、地主、富户有一丝丝劣迹,则名正言顺进行抄家。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很少数地主幸免于难,就算一向名声很好的地主,许多李闯军官们,就算没有抄家的借口,  亦要制造借口,有可能会对地主富户捏造诬陷。

  当然,  在大顺军占领之地,  普通民众目前的确不需要缴税,  得到底层老百姓的拥护。

  很快,颍州各地就贴出告示,  将会对以往作恶之人进行惩罚,就是惩罚那些有劣迹的地主富户。

  大顺军杀入南直隶,马士英和三个总兵商量,  各抽调一批官兵前往跟李闯作战。

  目前,马士英、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都各自有自身的地盘,截留当地赋税,名义上忠于朝廷,实际上是土皇帝。

  有了地盘和赋税后,  四人开始扩充兵马。

  但是,  四人各自的赋税不太多,  又无能人投奔,  要操练成强军,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面对来势汹汹的大顺军,弘光小朝廷内,朝臣们都焦急起来。

  朱由崧敦促马士英,一定要挡住贼寇的军队。

  ————————

  北京,紫禁城。

  “张同敞做得好!”

  接到张同敞报告的姜瓖十分高兴,  当即给他回复,将会派人到山海关接收军马,只要军马带到了京城,便封吴三桂为侯爵。

  收回军田,  查抄地主八成田产的行动,  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在明朝,从举人开始,  有一定免税田份额,  只要中举,哪怕没有做官,  或者辞官,皆可土地免税。

  在明初时期,还有免税田数量限制,官做的越大则免税田越多,  这个和官员的品阶挂钩(明朝正一品文官最多拥有1000亩免税田,这是个人免税田的最大值),  超出相应品阶免税田标准以外的土地,即使是正一品仍然要缴纳相应的田税。

  到了后期,免税田数量失控,有些高官有数以万亩的土地,照样不用缴税。

  姜瓖的行动,增加了许多可为朝廷做贡献的土地。

  某高档客栈包间,有许多名士子集中在此,他们皆有功名在身,举人、进士皆有。

  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在任官员,有些已辞官。

  只要有功名,即使辞官了,免税田照样有效,姜瓖掌权后,对官吏严格要求,让许多官员很是难受,那些中举人、进士的,许多干脆辞官,安安乐乐享受免税田,不工作也过得很滋润。

  明朝历经近三百年,可征收田赋的耕地占比越来越少,到了崇祯时期,只有剩余二成的耕地可征收田赋。

  包间里有十余人,便吃喝便交谈,气氛热烈。

  在读书人当中,有许多是地主将名下土地挂靠在其名下避税,亦存在真正拥有许多耕地的大地主,其中有些地主还参与过侵占军田,  不仅军田被姜瓖收回,  还被没收八成田产。

  在这十余人当中,  就有两人属于这类。

  王举人道:“原以为姜瓖好心提高薪俸,  却要放弃土地免税才能有。”

  张进士道:“哼!姜瓖岂会安这么好心,  可他很有手段,够狠心,这么多军田被他收回,没收足以让他养一二十万兵。”

  刘举人道:“就是姜瓖狗贼,收了我数百亩土地,还没收我八成土地。”

  谢进士道:“哎!我家损失如此多土地,以后日子不好过了!”

  周举人道:“除了北直隶、山西,到处都与姜瓖为敌,迟早会有人收拾他的。”

  王举人道:“南边重新有了大明朝廷,若不是土地在北直隶,我早就动身去南京了。”

  刘举人道:“希望南京那边重振大明,把姜瓖和贼寇都剿灭!”

  张进士道:“要扳倒姜瓖,我们得出一份力,我们可联络更多的士子,揭露姜瓖的无道行径。”

  谢进士立即接口道:“对,要铲除姜瓖,把我的土地还回来!”

  其他人亦纷纷发言赞同。

  他们再说着具体该怎么样做。

  这十数人,过半数分部在北直隶各县,专程来京城聚会,他们回去后,尽可能向能接触到的人,宣扬姜瓖的坏话。

  此外,他们还会尽可能劝正在当官的人辞官,反正俸禄微薄不要也罢,靠着土地免税便可安乐过日子。

  说白了,就是要把姜瓖的名声搞臭,让更多的人对姜瓖不满,给姜瓖制造麻烦。

  商议完毕后,十余人各自回去。

  ————————

  在通州最大的客栈大厅,这里热议着有关于姜瓖方面。

  “燕王很会笼络庶民的人心,让那些军户和家人,都誓死追随他。”

  “哼!他漠视读书人,没读书人支持,他猖狂不了多久!”

  “燕王掌权后,对我们要求极为严苛,嘿嘿!我辞官了,不为燕王卖命!”

  “我也辞官了,舒舒服服,省得受气!”

  “还有很多人要辞官,没几个读书人给姜瓖卖命,看姜瓖还怎么管治地盘。”

  …………

  ————————

  京城,吏部。

  这天,有三名户部的官员到来,分别从五品和从六品、从七品。

  为首之人乃是户部员外郎,其余两人分别是主事和照磨,都写好了辞职书。

  三人到来时,恰好吏部侍郎冯厚敦在场。

  冯厚敦道:“户部事务繁忙,你们一同前来所为何事?”

  员外郎道:“我们要辞官。”

  主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新小说: 纪暖暖肖明云_ 惊!我有五个大佬后辈 让你当上门女婿,你成了战狼 画出周丞安 天征纪 从作曲人到文娱巨星 影后孕吐,厉少的大长腿跪肿了 带着恋爱系统穿原始 怪谈作者拖更日记 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