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甲申国难 > 第四十八章 飘了

第四十八章 飘了

第(1/2)页

朱慈炤听闻崇祯皇帝叫他,便收拾了一下自己所写的那些草纸,带着剩余的四名锦衣卫向村中的走去,一路上,吴家村颇有了一种大战在即的样子,只见家家户户男主人在磨着柴刀,亦或者砍刀,旁边站着一名瓜娃子,流着鼻涕,给倒水润石。
        又或者有老者坐在家门口,带着年轻人在那给弓紧弓弦,不时让一旁的年轻人拉拉试试,看看力度够不够。
        村中之人家中大多无墙,或者只有低矮的围墙,他们见朱慈炤经过,忙是站起来,口称将军。
        朱慈炤一一给他们致意。
        崇祯皇帝如今住在申明亭对过的里老家中,这吴里老家中原本也阔过,只可惜自崇祯元年开始,天灾人祸不断,家中也是不行了,又加之没有什么贡献给知县,家道便中落了。
        别人家都是二、三间茅草屋。
        唯独这吴里老家,是六间茅草屋,正堂二间,左右各二间。
        其实这些村子的里老们是有机会转换成大地主的,这些里老们作为拥有收粮、收税、处理简单村中案子等权利的人,只要家中有了考上举人之人,那么便可一步登天,顺利跨身为缙绅阶级。
        原本要上交的粮食,不用上交了,要服的徭役也不用服了,家底攒上一代人,一个大地主便拔地而起。
        然后在荒年吞并一下其他人的土地,或者接受别人的投身,慢慢的便能控制当地社会,等到家中子弟入朝为官,那就更了不得了,朝中有人好说话,哪怕是家人在乡里为非作歹,当地父母官也是不敢管的,甚至还要拉拢。
        等家里有了余粮,或去做买卖,或去置田地,越做越大,越做越大,甚至成为了朝中官员的依靠。
        小官依靠着这些人的钱升官,大官依靠这些人的钱保官。
        到了明中后期,原本商人不准科考的规矩都打破了,这本是好的,让商人有了平等学习的权利,但是这样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商人考上举人、进士之后的官商勾结。
        本来商人的税就低,商人再考上举人、进士,做了官,那谁还能管了。
        如此,整个大明朝便渐渐的是这些地主缙绅阶级的天下了。
        有人说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为什么崇祯还老是喊着缺钱?
        因为虽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但是商税和赋税等根本收不上来,缙绅阶级免粮、免役、免税,从商的富豪又有人在朝中为官,商税低的吓人,崇祯皇帝这还没说要收多少商税呢,一大批反对的奏折便呈上来了。
        什么“与民争利”“广施仁义”“民众疾苦”
        反正他们有他们的那一套,崇祯皇帝还有个毛线的钱,于是只能从真正的小农身上榨钱,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各地都反了。
        不过科考虽然好处多多,但是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就比如说这九村十八里的里长和里老们,家里连个秀才都没有。
        听闻吴里老的老爹在他小的时候,还一直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中个秀才,到了后来,连饭都吃不饱了,也就作罢了。
        ......
        朱慈炤边向吴里老家里走边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将崇祯皇帝劝走,也不要崇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新小说: 梦洄源 医妃倾天下 王者荣耀之西行 药香是她的记号 名门小甜甜 都市仙武战神 快穿之男神下次约 重生后我只想一路躺赢 论欺负女生的正确方式 红楼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