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耕耘贞观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将起的战争

第三百五十四章 将起的战争

第(2/2)页

那去跟别人竞争那才是有病。

  自己还需要把丝绸之路上一个个会威胁到丝绸之路的发展家伙,全部都给扫荡干净。

  为了他们死灰复燃,最好以分封的方式,让华夏人占领当地,然后一起吃着这一条丝绸之路的红利。

  只要这整个布局成功,远得不说,至少接下来整个大气变暖的两三百年内,这一整条丝绸之路,就会成为华夏吸收其他文明养分的血管,吸收欧亚大陆其他国家两三百年的时间。

  那说不定真有可能让华夏从封建的农耕文明迈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

  “所以吐蕃这一个未来雄踞青藏高原的雪域帝国,一定要把它按住。

  只要它还在,那自己的计划就永远没有实践机会!”李泰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

  所以哪怕李泰最重要得事情是把整个河南道的道路工程修建起来,但李泰还是让孔雀在高陵农业学府的毕业季到来前,把需要运输到西海郡的物资给制造出来送到高陵。

  然后让农业学府的学生去西海郡做府兵,把这批物资一起运输到西海郡去。

  因为刘神威的医疗营已经是官方的医者,所以李泰这次更让张随以及一批非在医疗营在册的百余名医者带着各种的疗伤药粉,也跟着高陵学府的学院跟着前往西海郡。

  当然,上千学员离开长安前往西海郡这件事情,对高陵的当地百姓来说,早就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因为当初李泰征召他们成为府兵驻扎在了西海郡之后,便一一去找了他们所在的家,让他们享受到了府兵本身就拥有的免税政策。

  基本上只要他们的孩子还活着,那么这份免税政策便不会消失,但如果他们的孩子战死,那免税政策在下一年就会被取消了。

  除非这家里继续出人当府兵,只不过这个府兵基本上是不会去西海郡那么远的地方,甚至他们想要补充到学府兵中都不达标。

  但不论怎么说,虽然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到底怎么样,但只要这优惠政策还在,那他们便清楚孩子还活着,那没消息,就算是最好的消息了。

  这次,高陵学府带队前往河湟谷地的速度并不快,没办法,没冬天的冰雪进行借力,这一段路程到了夏天时,反而变得难走了起来。

  但不论是随军的医者,还是农业学府的学院,本身都拥有相当不错的组织力,再加上相对不错的营养,这些人的身体状态,以及抵抗力都是相当不错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行军百里有点难,但平均行军八十里,还是能轻松做到。

  到底是在七月份之前,把各种的物资带到了河湟谷地,以及到了七月末时,终于把所有物资给送到西海郡,然后连同随军的医者在内,初上高原的他们全部都趴下了!

  “看起来,他们至少需要养一个月的时间,适应两个月的时间!”王玄策看着基本上已经趴下来的援军,忍不住感叹一句,“这些学府兵怕是只能用来驻守西海城了。”

  “本来就是!”薛仁贵理所当然道,

  “没在这里经历过一个冬天的士卒,是很难发挥出应该有的战斗力的。

  说实话,我都有些不理解,当初卫国公是怎么打败吐谷浑的!”

  不过,王玄策说到这里,神色间带着几分迟疑道,

  “按照东女国那边传来的消息,吐蕃不是向着松洲那边发动进攻了嘛?

  既然新一批的学府兵到了,我们是不是要安排老兵退伍了?”

  王玄策摇摇头说道,“我们这里必然会与吐蕃一战,这点我自始至终从未怀疑过!”

  “凭什么?”薛仁贵听到了王玄策的话,倒是不由对着王玄策反问道。

  “魏王给我们支援甲胄,援军,物资,甚至连杜楚客这样的肱股之臣都在河湟谷地做我们的支撑。

  这让我们在这几年能安然的完成物资储备,把所有精力全部都放在备战吐蕃上。

  虽然我不清楚吐蕃会不会来打,但我相信魏王,他的战略眼观从来没有错过!”

  王玄策此刻无比坚定的对着薛仁贵说道,对于王玄策来说,李泰给了自己两次知遇之恩,至少在自己看不到前路的时候,那王玄策选择坚信魏王所指出的道路。

  薛仁贵听到王玄策的话,不由沉默了一会儿点头道,“我也相信!”

  “既然如此,那吐蕃军队若想要进入这大非川,你觉得对方的出入口会在哪里?!”王玄策抬起头,对着薛仁贵询问道。

  “以我对这一片区域的了解,不论他想要从哪里进入,积石河口就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所以,如果吐蕃真的出兵西海郡,那就需要你一人三马突袭,在这里给吐蕃军队痛击!”王玄策道,“就算是打不死他们,也最好要打疼他们!”

  “然后呢?我们乘胜追击?”薛仁贵却是忍不住的询问道。

  “那就要看吐蕃的表现了!”王玄策认真道,“如果他们撤退,那自然就让他们退去。

  但他们选择追击,那你什么都不用想,那就直接撤退。

  毕竟这一段路的补给只有你自己带着,偶尔的突击可以,但真打稳扎稳打的正面战争,对方能靠人数都能淹死你!”

  “退到哪里?”薛仁贵听到王玄策的话,不由皱着眉头问道。

  “退到大非川,我会趁着你与吐蕃军队交手的时间,去征召本地的羌族。

  其他的人我不敢保证,但吐谷浑的人相信肯定很想与吐蕃人交手一次!”王玄策认真道,

  “想打败吐蕃,只靠三四千的学府兵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得是整个青海周边的共同努力。

  所以如果他们要来这大非川,那大非川就是他们吐蕃的葬身之地!”

  “好!我明白了!”薛仁贵听到王玄策的话点了点头,却是开始沉下心来,关心起整个吐蕃军队的动向来。

  至于吐蕃军队的动向怎么观察,看看逃命过来的不同民族的部落,大概就清楚吐蕃军队的动向了!

最新小说: 成神的亿个小技巧 盛莞莞凌霄 诡谲梦界 不惧世俗奔向你 迪迦:总有怪兽爱上我 被蛇蛇掳走饲养后 男N号丈夫去世以后 师砚寒夜星竹 叁零壹叁 再也不想穿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