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刘备的日常 > 1.39 汉风速递

1.39 汉风速递

第(2/2)页

        望楼,刘备已在后院建了一座。平时无用,偶尔上去登高野望,也是一时兴趣所致。预警功能几乎没有。家中只母子二人和公孙氏,做饭喂马都要亲力亲为,哪有多余人手做这些。再说,自家也没什么好让贼人惦记。
        话说,女刺客多日未见,还真有些想念呢。
        四个角楼倒是设计的不错。前堂由现在的重檐大屋,改成两层重楼。与四周角楼由建在墙上的廊桥相连。后堂变成中庭。起三层重楼。然后才是后院。后院主楼和前楼一样,亦是两层。
        二三二的重楼布局。
        院中还有水井、农田、马厩、牛牢、鸡埘等,分布其中。
        刘备觉得农田可以不用。只需把仓楼建大,多存粮便是。反正家中只三口人。
        改成一座三层连阁式仓楼,最好。
        “三月,可利沟渎,葺治墙屋,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这也是《四民月令》上的记载。
        清明后,家中所雇宗人,开始犁、耖、耙,细细打理秧田。
        所以说,通读此书后,结合原有经验,刘备已能有条不紊的安排自家的生产生活。这本书,实在是太强大。
        要说崔尚书曾久在地方,颇知民情疾苦,能解民寒苦。
        为五原太守时,地虽利种麻,民间却不知纺织。百姓无冬衣,卧草而居。见官时则‘衣草而出’(睡在草窝,浑身沾满麦秸)。崔寔变卖积蓄,得钱二十余万,购买器具,聘请良师,受以植麻、纺织诸技,民得以免寒苦。
        也正因如此贤能,方才写出《四民月令》吧。
        刘备寄去的床垫,崔钧已收到。崔父试过,称之曰‘奇物’。大加赞赏。不但令崔钧送来不菲的钱银礼物,还手书了‘楼桑锦垫,妙不可言’八个汉隶,一并送来。
        崔烈何许人?
        天下名士!
        手书等同于担保。从此以往,楼桑锦垫便可天下名扬!
        崔钧见刘备没有拒绝其父所赠,不禁暗自松了口气。这个细节,却被刘备无意瞥见。
        细细一想,不禁莞尔。
        刘备那日去送麻垫、果冻,尚书崔寔便欣然手书‘果仙冻,涿县刘’以示赞赏。想必在朝中做官的崔烈也有耳闻,便向崔钧打听了刘备诸事。或许那日崔钧来信,为其父讨要麻垫,并非崔烈本意。而是作为儿子的崔钧之意。
        寄去安平崔家田庄后,崔钧又转寄给洛阳为官的其父崔烈。路远时长。所以过了一月有余,崔钧才送来回礼。
        之所以送来手书,除了麻垫确实舒适外,也有不让从弟崔寔题字,专美于前的心思。
        崔寔题了六字,他便题了八字。便是从字数上,也要压过一头。
        世家子弟,斗而不破。
        有趣。
        这里面最大的诱因是,崔寔都题字了,崔烈焉能不题?
        有了崔家二老的题字担保,刘备的麻垫和果冻,必将大卖。
        来而不往非礼也。
        这便留崔钧客居数日,为崔氏二老制备两盒果冻捎回。
        院外桑果已有早熟。
        刘备唤来族中兄弟,上树取果。崔钧知其心意,也来树下帮忙。树上树下,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听闻是安平贵客,老族长也赶了过来,与崔钧会话树下。崔钧言行举止,落落大方,端方合度,颇多世家风范。
        老族长甚喜。
        喜从何来?
        吾家麒麟子,能识人,善交友。焉能不喜?

最新小说: 神豪的万界之旅 拐个仙界男神当老公 赤心巡天 我有一个不祥之物 九霄神剑 都市妖孽战神 诸天领主空间 宿舍组团闯末世 温暖你伤 斗罗之天使与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