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刘备的日常 > 1.172 喜讯频传

1.172 喜讯频传

第(1/2)页

陇山东坂,四海馆。
        大秦使节,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与四海馆长乌角先生左慈,对面而坐。
        左慈本预备了胡床。却未曾用到。寄居西域大使馆的诸多时日,让女祭司学会了汉人一切的必备礼节。举手投足,与汉家仕女无异。倒让左慈颇多另眼相看。
        听完女祭司,自说其梦。左慈掐指一算,心中不由一惊。却不动声色,好言宽慰道:“今之前人曰:‘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又说:“昼夜所思,夜梦其事。’贵使乃思虑所致梦也。”
        “依先生之言,乃因忧思所致。”阿奇丽娅言道:“并非女神托梦示警。”
        “正是如此。”左慈笑答:“所谓‘关心则乱’。大秦距我大汉,何止万里之遥。大秦之神,又如何能远隔万水千山,传讯贵使。且我大汉自有神灵。神界与国界无异,通关必要符传。想必,正因如此,贵使才自行揭破。梦中与人欢好女子,并非大秦皇后。此梦别无奇异,贵使自可安心。”
        “果然如此。”女祭司轻轻点头。须臾,便告辞离去。
        与人看相解梦,乃言其深信之言,劝其半信半疑之间。说其将信将疑各半。终归是让他自己信以为真。
        换言之,圣火女祭司潜意识里,也不愿相信。高贵的罗马皇后,整日在孤岛上纵情声色,堕落成男人的玩物。
        “来人。”送走女祭司,左慈面色凝重无比。
        “弟子在。”便有道童入室行礼。
        “传语神宗,洛阳有变。”左慈语出箴言。
        “遵命。”道童无需领悟其中深意,只需默记于心,原样传达便可。
        “天命如此,非人力可违也。”待道童离去,左慈忽一声长叹。
        关于天命这种事,刘备是不信的。
        大震关首,云霞殿。
        五月以来,陇右气温陡升。各牢城大建,如火如荼。城外梯田,层层逆进。引来坂上溪水,居高下灌。正是覆满山头的冰雪融水。
        蓟王八月将远赴洛阳成婚。最迟七月便将启程。年内或将无法返回。故需将一季吏治,安排妥当。
        重中之重,便是即将到来的陇上麦收。一季辛劳,在此一举。便是先前为居高不下的房价所日夜烦扰的羌户,亦全情投入,不敢有丝毫分心大意。
        上至幕府大将军,下至升斗小民,皆全神贯注,磨刀霍霍,静待开镰收割。不求发家致富,陇右能自给自足,便是大功一件。毕竟,丝路流金。陇右最赚钱的营生,还是经商。
        约莫在小暑时节,漫山遍野的冬小麦便将开镰收割。开春累日低温,陇上小麦秸秆长势偏短,但颗粒饱满,丰收在望。大汉以右为上。陇上,便是陇右。右为西,左为东。故江东又称江左。
        小麦亩产究竟几何,刘备及一众蓟国属吏并不十分清楚。麦种不比稻作。好在西官与东官,皆称熟络。时下大河甚清,陇右气候亦称丰沛,关中大地,八百里秦川正郁郁葱葱,森林茂密,远非后世黄土高原可比。刘备觉得,稻作亦非不可。
        记得在麦积山的古代墓穴,刘备曾见稻作壁画。换言之,陇右的古代先民,早已开始稻作。
        不着急。只需能世代屯田,终归可以慢慢尝试。与蓟国年年丰产的水利田相比,陇右梯田还未能全借水利之便。引水通渠还未遍及,龙骨翻车亦在加紧督造。只需假以时日。以流徙羌人四年为期,四年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新小说: 神豪的万界之旅 拐个仙界男神当老公 赤心巡天 我有一个不祥之物 九霄神剑 都市妖孽战神 诸天领主空间 宿舍组团闯末世 温暖你伤 斗罗之天使与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