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刘备的日常 > 1.115 天下都北

1.115 天下都北

第(1/2)页

不愧是儒宗。
        博览群书,知之甚祥。寄田一出,众人交头接耳,各有所悟。
        蓟王见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便言道:“郑公之意,比同爵田。海外与国中等同。”
        “主公明见。”郑玄答曰。
        “诸君,以为如何?”蓟王居高下问。
        “臣等,附议。”百官同声。
        蓟国先有三食俸。又见双爵田。编户齐民,户户一顷。二十等爵之一等公士,则为一顷半。比编户齐民,多出半顷。领岁俸五十石。可在海外荒洲,新辟三熟美田一顷半。内外相加,足比齐民多出一顷。
        新政虽未及颁布。然市舶寺期券获利之丰,显而易见。可想而知,“寄田劵”一出,必当风靡国中。
        “市舶寺既掌‘寄舱券’,当由水衡都尉掌‘寄田劵’。”左相崔钧起身奏报。
        “水衡都尉隶属辅汉幕府。宜当由幕府主理。交由水衡都尉分理。”刘备言道:“具体事宜,可由麾下‘象林农官’掌理。”
        “主公明见。”群臣拜服。
        至此,幕府与封国,内外分立,协同如一。凡国境之外,诸多事宜,无论边疆亦或是海外,皆由幕府掌管。
        幕府左、中、右三丞,职权亦随之确立。
        右丞荀攸,掌四方都护(漠北都护府、岭南都护府、西域都护府、东瀛都护府)。左丞李儒,掌四方护尉(使匈奴中郎将、使高车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护氐校尉、护南蛮校尉)。中丞贾诩,掌水衡都尉,并陇右牢城。
        话说,李儒先于荀攸,出仕蓟国。却将幕府右丞之职,让与荀攸。万里手书刘备,吐露剖心之言:贾诩、荀攸,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yú同‘啊’)!李儒远不及也。甘居其下,心满意足。
        蓟王不由慨叹。果然“南橘北枳”。今时今日之李儒,与史上逼少帝饮鸩而亡之李儒,可谓判若两人,云泥之别。
        遂擢荀攸为右丞,李儒为左丞。
        幕府已改造增筑毕。一众幕僚,正分批迁入。幕府毗邻门下署,与二国相府,隔街相望,门当户对。又紧靠王宫北门。可想而知。说是蓟国权重之地,亦不为过。
        临乡与南港合并,称蓟都。又称『北都』或『北京』。
        北都,都北也。
        张衡曾作《二京赋》。言指东京洛阳,西京长安。南京自是宛城,北京便是临乡。
        无有异议。
        千二百万蓟人,由幕府并封国,计十二万精兵拱卫,可谓固若金汤。
        若再加陇右大震关辅汉偏将军鞠义,大散关辅汉裨将军高顺麾下兵马。当不下十五万。具体多寡,不足为外人道哉。
        四方都护,各有五万府兵。再有四方属国兵马,蓟王可不费吹灰之力,组建百万雄兵。
        蓟王但凡有不臣之心。挥鞭一指,摧枯拉朽。江山易主,何其易耳。
        “然无王莽,何出光武?”平乐会上,党魁一语中的。
        与会众人,大胆求问:“敢问少府,若将蓟王比光武。今时今日,何人又是王莽?”
        党魁高深一笑:“再出王莽,为时不远矣。”
        众人面面相觑。莫非党魁当真…言有所指。然遍思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新小说: 神豪的万界之旅 拐个仙界男神当老公 赤心巡天 我有一个不祥之物 九霄神剑 都市妖孽战神 诸天领主空间 宿舍组团闯末世 温暖你伤 斗罗之天使与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