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第(2/2)页



  在11度和32度平台通道则可以进行飞行训练,分自由飞和吊飞。凌放就轮到吊飞了。

  他做了做基础拉伸,穿着正式的连身服、踩上雪板、带好目镜,才踏入了11度倾角通道,站在平台上,等待工作人员给他安装固定装置。

  崭新的高大管道处处带着金属的冰冷光泽,科技感很强烈。伴随着人员离场,通道绿灯亮起,强劲的机械通风声响了起来,堪比科幻电影。

  按照凌放的要求,拟定7.9米每秒逆风风速,在加上他的大跳台飞行中期滑翔速度,最终风速设定在29.5米每秒,这是自然界的狂风和暴风,即10级和11级风的分界线,如果这个大管道中的风真实发生在外界,就是能浪峰倒卷、拔起小树的水平。

  但对跳雪运动员而言,风力增强才带来安全感。

  凌放在固定绳索的保障下,放心大胆地往前倾斜身体,直到身体大幅度腾空。气动升力和重力抵消的那一刻——他彻底用稳定姿态腾空,风声呼啸着托住他,这几乎和身处大跳台上空的感受一样。

  不同的是,他现在可以随意尝试调整身体和雪板的姿势,不担心失误,不害怕受伤,一切为了取得更极致的训练结果。

  凌放不是没进过风洞,但数年来的种种经历,悄然在他身上留下了有形无形积累的区别。

  飞行过程中,凌放一直采取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结合的自然呼吸方式,这次进风洞,他自然而然地就开始注意呼吸的频率和起伏度这种微乎其微的气流气压影响。前世,别说他没有到这种技术精度,教练组也是想不到的。

  能用风洞矫正起跳姿态、多次训练这些常规路数,就已经让没有怎么体会过风洞好处的中国教练员、运动员如获至宝。再精细的东西,非顶尖运动员亲身上阵无法体悟,这再怎样去别的国家也学不来。

  凌放感觉身体自然地前倾又被空气托住后,才沉下一口气,好奇地尝试了完全收腹呼吸下的状态,确认数据被采集——哪怕实赛不太可能使用这种方式,多一些分析基础素材也是好事儿。

  他身上所谓动态平衡的天赋,其实可以拆分为许多子项目,除了呼吸,当然还有肌肉和骨骼的运用。

  比如说,滑翔过的跳雪运动员都能感觉到,提髋动作对聚拢空气,增大升阻力有明显的效果,当然,又不能影响躯干灵活性,其中分寸凌放是天生就把握蛮自如,但没有什么数据支持,不够精细,无论是提升自己的技术还是指导师弟们都不便。现在有了风洞实验室,凌放终于可以实践一些积累下来的想法。

  三分钟,够做很多事情,和真正跳雪空中那几秒相比,简直是奢侈的享受。

  这一天结束时,凌放琢磨,明天要试试左右强偏风,看看快速用调整雪板角的方式抵抗偏离的办法如何增进,还要……

  “凌放!快,今天去我们公寓吃晚饭!把你姥爷他们寄来的羊肉吃掉!”方唐笑眯眯地拉着他,小步快跑。

  晚饭,叶飞流做了拿手的手把羊肉,三个人吃的盆光碗净——冬奥冲刺期,凌放晚饭吃不了许多,他算是凑数的,捞几勺解馋就满足了。

  饭后,凌放洗碗,方唐拖地。待收拾停当,凌放手里就搂住那只方唐养的猫,盘腿窝在懒人沙发里。

  这猫性格倒是温顺,方唐跟着队伍出国比赛和训练时,就把它寄养在楼下一家同样养猫的人家,几个月不见,回来也还是挺亲人。凌放白皙微凉的手指从厚软了不少的猫毛里穿过,令猫咪舒服到伸了个懒腰,乖巧地趴在他怀里,好奇地看着被这三个人类围在中间的那个平板电脑的屏幕。

  那又是今天白天看过的CFD模型,用在体育领域,就是三维扫描后做“飞人”们的人体建模,可以用来模拟分析极端环境中的运动员身体升力、阻力、拢风、绕流情况。

  叶飞流啧啧称赞,“哎呀,在我们那时候,这东西顶多是欧美几个国家用,其实那种很简单的,老资格的教练们也能一眼看出运动员哪里影响气流流畅通过啊,够不够拢风啊……但是现在确实进步了,得亏咱们也追的快,自己也有了。”这已经是拿到模型的第四天了,他和凌放还是时刻惦记着“玩”模型,贪看不已。

  方唐笑着给这抱着平板不撒手的一大一小递过水果,“对对对,真好啊真好!”

最新小说: 除了当明星,我别的都很专业 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 带闺蜜参加综艺后 你科技强?我会修仙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 言爱萼 她的少年似星辰 白月光只想活命 末世庇护者不干了[重生] 猫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