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五代河山风月 > 306、调转矛头

306、调转矛头

第(2/2)页

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光这点就够了,那天我把史官叫来,让他多写点。考虑一下,别走了。”

  符太后还是摇头,“官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还是住魏王府吧,官家天天往坤宁宫跑也不好......求官家成全。”

  史从云也懒得和她扯,点头道:“好好好,随便你,魏王府又不远,搞得好像我没腿,不会出宫似的。”史从云毫不在乎的说,“去外面也好,宫里确实闷,等东西搬完了把魏王府的大门钥匙送一把给我。”

  “这......”符太后车彻底拿他没办法,面露红霞,“这样对陛下的声誉不好。”

  “你别啰嗦,这是命令。”史从云不容置疑的道。

  “是......”符太后没办法,只能领命。

  史从云正想走的时候,突然发现她身后站着一个很漂亮,身材高挑的女人,一时间觉得有些眼熟。

  符太后连道:“这是家中二妹,二妹快见过官家.....”

  对方脸色很不好,行礼也看得出不情不愿,不过史从云更好奇的是:“她一直住在你宫中?”

  符太后连解释:“官家回京之前,我一个人在宫里无聊,便让二妹来陪我。”

  史从云点头,突然想起个问题,那自己和符太后鼓掌的时候,符二妹在哪?

  “你挑几个贴心的宫女去魏王府服侍你吧,朕还认你是太后,不能太寒酸了,你的供奉自己找人去太仓领,我给他们交代过。”

  符太后连拉着二妹再次下拜谢恩。

  ........

  之后几天,史从云一直精神紧绷着,也告诉王全斌和邵季,随时练兵备战,因为此时天下各处的态度还不清楚。

  到二十六日,扬州来了奏疏,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请求进宫面圣。

  当时史从云正在垂拱殿侧殿和几个宰相处理奏疏,范质看到之后顿时觉得非同小可,第一时间直接递到他案桌前。

  史从云问了几个宰相的意见,这里不到十个人,是整个大秦的权力核心,大家说话也没那么遮遮掩掩。

  宰相魏仁浦直接道:“李重进乃前朝皇亲贵戚,军中颇有威望,功劳很高,臣以为不宜让他如今,否则容易生出变乱,养虎遗患。

  往后直接找个理由,兵发扬州去之为上策。”

  “朕曾答应他保全他们一家......”史从云有些为难的说。

  “此一时彼一时。”李谷也眼神坚定。

  史从云看向范质,范质拱手:“老臣觉得魏公、李公言之有理。”

  史从云点点头,起身思索起来。

  历史上赵匡胤不敢让李重进进京,老赵容下了很多人,但唯独李重进他不敢,因为大周众多皇亲里,李重进是最有本事,最有战功也是最有威望的那个。

  高平之战,淮南之战,和契丹的大战,他都有大功,特别是打契丹人的时候,史从云在北面击败辽国大军;李重进独领一军,在太行山口击败北汉大军,是功劳最大的两个人。

  他们两谁要出了差错对方都得完,李重进不击败北汉大军,史从云就会被北汉抄后路;史从云不击败辽国大军,李重进也会被两面夹击。

  从这点上来说,击败辽国李重进大军至少有四成功劳,也使得他们的关系更像是战友。

  他确实舍得不得李重进死,想他们这样的武将,能有个靠谱的队友是非常重要的。

  但几个宰相说得也有道理,李重进的威望和军功很大,不除去可能会有变数。

  不过他的威望也不是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可以比的........

  想到这些史从云道:“先让他来吧,到了京城再看。”

  几个宰相见他做了决断,只好点头。

  ........

  第二天,吴越王上表称臣的奏疏也到了,还派使节送来不少贵重的金银财帛,祝贺他登基,这点史从云并不意外,吴越向来奉中原为主,无论中原是谁当家,他们都上表称臣,而把精力用在内部发展。

  局势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不过去河东加封李筠的使者一直没有回来,南唐也没有表现对于秦国的态度,所以史从云也没放松。

  ........

  当天,批阅好奏疏后,史从云与众宰相到垂拱殿侧的花园里散步,庭院中花草正好,空气清醒,众人都一下从批阅奏疏处理政务的头昏脑涨中回神过来。

  史从云一面走一面道:“如今我大秦新立国,得益于文武百官奉公守法,很多事也逐渐走向正轨,如今四海未定,多事之秋,朕一刻也不想停歇。

  诸公觉得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往下走。”

  他说着放缓脚步,几个宰相也停下,思索一会儿,王朴首先道:“以老臣之见,总体来说之前的先南后北依旧可行。

  契丹败了一阵,但要彻底打败他们还为时尚早,不过伪汉国已经可以动手了。”

  魏仁浦也点头,他以前一直是主管军事的官员,说起打仗他向来有发言权:“此前不敢轻易出兵北汉,无非是怕背后的辽国再出兵援救,到时大军长途跋涉却功亏一篑,劳民伤财,费时费力不合算。

  如今情况不同,去年官家大败契丹,他们精锐损失惨重,如果来年发兵北汉,辽国敢不敢南下与官家争锋还是两说。

  如果有了河东北部,往北防线至少能推到雁门关,防备契丹人南下更加方便,而且节省开支。

  同时西面有保障,东面下次出兵幽州时就不必大费周章。”

  魏仁浦侃侃而谈:“去年打幽州,举国之力三路出兵,十余万人马,四十多万民夫,只有大帅的五万多人去对付辽国,就在于河东北部不再手中。

  前面打仗后面还要防备河东方向的贼军,首尾都顾及去打仗,靡耗太大,一战打得国库亏空,实在太险。

  但只要拿下河东,别面防线推到雁门关外,打幽州就毫无后顾之忧,十几万大军可以直接兵发幽州城下,到时辽国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与我大秦争锋!”

  魏仁浦说完史从云连连点头,他确实说到点子上来,如果山西在敌人手里就去打北京,随随便便就会被抄了后路,去年如果李重进不给力,他们很可能就无功而返。

  而且最重要的是,往北打不像往南打,往南河流纵横,后勤压力小,而且一个个富得流油,打下一个就发财。

  而往北打,水运用不上,只能靠大量人力,劳民伤财,就像汉武帝出兵漠北,主力是卫青、霍去病每人五万大军,但后勤补给兵团却多达到五十万!

  和去年他们十几万大军动用四十多万民夫补给一个道理。

  很多时候即便打下都是亏钱,而且别说打输了,只要是无功而返就是大亏,多来几次国家都得拖垮。

  所以魏仁浦说的先取北汉,把太行山以西的防线推到雁门关去,减少防守开支,再出兵太行山东面的幽州,是非常成熟而且有见识的考虑。

  史从云大为赞赏,魏仁浦也颇为得意的抚着自己的胡须。

  这是李谷开口补充:“动北汉还能收拾李筠,如果他识趣自去兵权入京养老,或者把他儿子派来也好,如果不成只怕也是一场战。

  而国策既然暂时变了,如今老城觉得首要便是安抚好南方诸国,这样才能腾出手来。”

  “李公言之有理,吴越王朕倒不担心,主要还是南唐和南汉.......”和众人商量了一会儿,对接下来的国策史从云也有了数。

  .......

  到了二十八日,南唐也来了使者,而且还送来大量金银财帛,祝贺秦国开国。

  史从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心想终于来了!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准备做点事情,让鸿胪寺的官员通知南唐使者,明日在宫中宴请会见他们.......

最新小说: 灾后小饭馆 重生:这个王妃有点飒 女友全家大佬!我苟亿点怎么了? 嫡女谋(重生) 东北仙师 无敌小师叔 捡属性系统 领证后,嗜妻景爷哄她宠她 黑心餐点配辣酱 心动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