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 第一百七十三章学宫祭酒及仕考

第一百七十三章学宫祭酒及仕考

第(2/2)页

王命,振兴大秦文化。”

  秦王略略思忖了一下,又道:“对各个学宫的建立,寡人只有一个要求。”

  李斯连忙取笔、绢速记。

  “‘囊括经典,网罗各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一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李斯叩首道:“臣谨遵王命。”

  随后,秦王又对李斯道:

  “此外,寡人还要请教资政大人一件事。”

  “鉴于学室教育的逐渐普及,识字读书的平民日益增多,对于这些学子,我们是否要给他们一个出路呢?”

  李斯奏道:“老臣也一直考虑这件事,只是苦于头脑愚钝,还望大王明示。”

  秦王环顾了一周遭阶下的群臣,方道:

  “有周以来,朝廷选拔官吏,始终实行‘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选拔本乡的贤士,经地方长官层层上贡,直达中央。”

  “上贡到王的贤士,再由王亲自考试射箭,才录用官职。”

  “这个制度实行了八百多年,一直以来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各级官吏也大多世袭,也就是‘世卿世禄’。”

  “在这种制度下,即使有举荐选拔,也不超出宗法家族的范围。除此之外的平民人才,登上高位的只是极其偶然的例外。”

  “但这样的制度,由于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在举荐考核过程中的任人唯亲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贵族子弟的才能,并不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纵观孝公以来大秦的争霸历史,很多杰出的人才,往往出身平民,若不是先祖诸王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大秦怎能有今天的局面。”

  “为此,寡人准备开历史之先河,在我大秦实行‘仕考’制度,也即:无论何等出身,无需推荐,一切凭个人真才实学,以考试定前程。”

  秦王赢高的话音未落,玉阶下,一直庄严的朝议者之间,破天荒地响起嗡嗡声。

  这意味着秦王的一番话在群臣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不亚于一场地震。

  谒者立即高声喝道:“肃静。”

  监察御史也连忙四顾,将交头接耳的大臣登记在册,廷议结束后,施加处罚。

  秦王嬴高倒不以为意,毕竟这一举措更古未有,议论乃至震惊,都不足为奇。

  虽然在心中酝酿了很久,但如果没有学室教育的普及,根本就没有实行的基础。

  殿下的嗡嗡声终于平息下来。

  秦王赢高颁旨道:“大秦帝国‘仕考’每两年举行一次,分乡考、郡考、殿考三级。”

  “凡考中者,皆录为官吏,分别充实县、郡及中央各部门的空缺。”

  “此项工作,由资政府负责,考试制度、考试组织以及考核内容,一并由资政府落实。”

  “仕考”制度,是秦王采取的公平人才选拔形式,扩展了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仕途阶层。

  这是继春秋之后,华夏历史上一次划时代意义的文化进步,也是促进华夏文明进步的一个壮举。

  多年后,这一事件被史学家记录下来,被成为“文化中兴。”

最新小说: 时间刚好遇上你 全职教父 我笔下的小说竟能成真 问天侠少 [原神]出道吧!神明们! 无上剑墟 重生之大道有缺 七零娇妻的田园日常有些甜 一睁眼,我闪婚了闺蜜的疯批大哥 情种总裁和他的冤种男友